- + Merck Millipore
- + Thermo Fisher
- + IKA
- + 顯微鏡
- + 光度計
- + 成像系統
- + MACS Miltenyi
- + 均質機
- + 粒子計數器
- + 凍干機
- + 滅菌系統
- + 細胞
- + 微量移液工作站
- + 振蕩培養箱
- + 生物反應器
- + 切片機
- + 培養箱
- + 蠕動泵
- + 細胞破(粉)碎機
- + 轉印膜
- + 超濾管
- + Pellicon 超濾系統
- + 超低溫冰箱
- + 清洗機
- + 干燥機
- + 洗瓶機
- + 離心泵
- + 容積泵
- + 各種閥
- + 酶標儀
- + 洗衣板
- + 旋光儀
- + 折光儀
- + 行星球磨機
- + 振動篩
- + 基因導入儀
- + 手套系列
- + 接頭\\連接器
- + 培養板/培養瓶
- + 溫度控制系統
- + 制冷器
- + 存取系統
- + 軋蓋機
- + 細胞因子
- + 細胞分選儀
- + 生物安全柜
- + 滲透壓儀
- + 拉曼光譜儀
- + 電泳系統
- + 純水系統
- + 萃取儀
- + 譜新生物
- + TA 儀器
- + wako
- + 沃特世(Waters)
- + 實驗解決方案組合
回顧 | 滿足新藥典要求的微生物解決方案研討會
更新時間:2025-07-24 瀏覽次數:1380
2025年07月02日,由廣州東銳科技聯合Merck BM、Merck LW、Novatek International等國際頂尖供應商及驗證專家舉辦的《滿足新藥典要求的微生物解決方案研討會》在廣州珠江新城希爾頓歡朋酒店圓滿落幕。眾多制藥企業的質量負責人、微生物實驗室管理者及技術骨干齊聚一堂,共同探討在新版藥典實施背景下,制藥企業微生物實驗室的合規與發展之路。
會議伊始,廣州東銳科技負責人林興華先生發表開幕致辭,明確指出 2025 版《中國藥典》在微生物控制領域的重大變革,正給制藥企業微生物實驗室帶來的挑戰,如檢驗標準的更新、技術要求的提高等。此次研討會旨在幫助企業深度解讀法規變化,分享前沿檢驗技術與實踐經驗,提供合規整體解決方案,助力企業順利應對新規,提升質量控制水平,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。
默克法規管理團隊法規與質量咨詢顧問梁強先生,首先提綱挈領地介紹了全球制藥微生物控制的最新趨勢,包括國內GMP無菌附錄修訂征求意見稿的核心精神。然后深度剖析2025版《中國藥典》在微生物控制領域的重大變革,并詳細解讀了主要相關章節。為企業在新法規框架下構建更完善、更具前瞻性的微生物控制體系提供了價值的指導方向。
默克微生物監測部曹昌宇先生解析了快速微生物檢測(RMM)的法規要點(中國藥典9201、USP新規),并介紹了默克兩大方案:微菌落熒光染色法(Milliflex Quantum/EZ-Fluo)適用于高性價比的微生物限度快檢;ATP生物發光法(Milliflex Rapid 2.0)則能“一機雙檢”(限度+無菌),將無菌檢測時間從14天縮短至5天,符合USP。演講結合諾華等案例,展示了這些技術在加速放行、提升過程控制效率及確保合規性方面的顯著價值,為藥企應對新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前沿技術選擇。
東銳科技驗證總監林興華先生在演講課題中介紹了CCS的概念和涵蓋范圍,重點關注了微生物監測在CCS中的作用。通過USP<1110>,以及ECA、PDA關于CCS的指南文件,強調了微生物監測的實施與挑戰,介紹了風險導向、數據驅動、全流程覆蓋、持續改進對實現CCS全面有效的應用和前景。
Novatek International亞洲區總監、ISPE全球董事Vivien Santillan女士分享了制藥行業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滿足PIC/S Annex 1等法規對環境監測的要求。通過對行業挑戰與法規更新的講解,凸顯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價值。利用數字化解決方案,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、數據整合與趨勢分析,進行全流程的風險控制,降低風險、提升效率、支持持續改進。在滿足數據完整性的同時,實現流程自動化,達到合規與效率雙贏。
默克實驗室純水部丁曉棟先生介紹了2025版《中國藥典》制藥用水修訂及實驗室用水解決方案。新版藥典側重與國際接軌:一是引入非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;二是引入 ICH Q3D元素雜質管控全面升級;三是通過對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電導率、TOC和微生物三大核心指標進行監測,構建多維質控網絡。基于ICH Q3D元素雜質控制的高要求,丁老師還詳細的介紹了為微量元素分析量身定制的Milli-Q IQ7系列+IQ Element水純化解決方案。
墨子智造張敏先生針對制藥行業質量控制需求,重點分享了基于《中國藥典》內毒素檢測法規設計的內毒素工作站,它不僅能滿足凝膠法和光度法要求,兼容國內外主流內毒素檢測試劑盒,還能代替實驗員日復一日的樣品稀釋、配液等檢測工作,保證檢測準確性和重復性,且全過程可追溯。
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圓滿召開,不僅為制藥企業精準解讀 2025 版《中國藥典》微生物檢驗技術規范提供了系統性知識框架,更通過多維度學術研討構建了行業協同創新的深度交流平臺。
作為會議主辦方,廣州東銳科技將持續聚焦藥品微生物檢驗領域的前沿動態,通過組織系列專題研討、技術培訓及標準解讀活動,為制藥企業建立科學化、標準化的質量控制體系提供智力支持,助力行業在法規更新與技術迭代的雙重驅動下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——END——
- (上一篇):年中總結 | 以文化為基,向未來而行
- (下一篇):CO2培養箱從環境控制到安全維護的四大關鍵點